“嘰歪de”其實只是Twitter的眾多模仿者當中的一個。考慮到大量的網絡“懶人”不愿寫博客、弄播客、拍視頻,博客的發明者伊萬?威廉姆斯(Evan Williams)向“沉默的大多數”拋出了“現在,你在干嗎?”的問題,再次創造出引爆網絡流行的新玩意兒:Twitter.com。
Twitter直譯過來就是“嘰歪、嘟囔”,從字面上就體現了twitter的用處:用來發表零碎的而不是成段成篇的內容。這些語言碎片比博客短,比一天一換的MSN昵稱又長點。Twitter首頁推薦的活躍用戶幾乎每隔一小時就刷新一下,其中大部分是通過手機短信。Twitter即時性的只言片語和手機短信簡直是絕配,記住一個特服號碼,用戶就能通過手機發送、訂閱消息而無需登陸Web網站,同樣道理還可以通過Gtalk來更新twitter。
在twitter里,每個人通過添加好友形成自己的圈子,并通過訂閱好友實時追蹤自己所關注的人的最新狀況,也跟粉絲(訂閱了自己的人)及其它好友實時分享自己的感覺、思想、見聞和生活細節。這有點像群體聊天,但又不完全是,“每個人都在自說自話,你可以看到別人在做什么而不用做出回應”。無論是通過手機、Gtalk還是網站,用戶的更新都是發給twitter服務器的,可能根本沒人會注意到,也可能有數百個好友在關注你。
Twitter上線一年以來都默默無聞,直到最近兩個月才突然爆發,連續登上《商業周刊》和《PC Magazine》后,它儼然成了時下最熱門的Web2.0網站。2007年3月twitter的Alexa排名還在1000名開外,最近卻沖到了650位。twitter始終不愿公開注冊用戶和每日新增用戶數,所以外界仍然沿用去年twitter成立不久的10萬用戶,但以網站訪問量指數級增長的趨勢來看,業內估計twitter目前的用戶數至少超過500萬。
Twiiter的魅力在哪里?伊萬?威廉姆斯曾經創建了博客先驅Blogger.com,它是互聯網誕生15年來最有影響的網站,后來,他又組建了播客網站Odeo.com,曾經創造了新的網絡熱潮。身為Web2.0的一員老將,威廉姆斯很清楚twitter的價值何在,其實它做的只有一件事,讓人們以另一種形勢隨時隨地保持溝通,分享這一刻發生的事,而在此之前無論是博客還是SNS網絡都沒能細分到這種程度。
Twitter的“粉絲”們試圖證明它不僅是嘮叨者的樂園,還有更深入的價值可以挖掘,他們是通過twitter而不是新聞得知美國副總統切尼的辦公室主任路易斯?利比(Lewis Libby)被判有罪的消息;當官方還沒有發布任何舊金山地震的消息時twitter上已經傳出。也就是說,twitter其實也可以成為一個新的傳播媒介,只不過這個媒介的長度和短信一樣只有140個字符。
最能體現twitter精神的是2007年德克薩斯SXSW音樂節,主辦方通過兩臺51寸等離子屏幕不斷刷新twitter,在面對面說話都聽不清楚的演出現場,twitter成了所有人了解最新情況的第一選擇。一位參與者后來在自己的博客上描述:“這里充滿了免費啤酒、錯過班車和跌斷腳趾的故事。所有人不是在twitter,就是在解構twitter的重大意義,或者痛哭流涕為什么他們沒有第一個想到這主意。”有人預言音樂節結束后twitter就會很快被人遺忘,但結果恰恰相反,現在就連美國總統候選人約翰?愛德華茲(John Edwards)也熱衷通過twitter發布自己的最新動向,FOX電視臺最新一擋節目《Drive》干脆將制作實況搬到了twitter上,希望借此引起好萊塢的關注。
Twitter的中國版“嘰歪”很快,Twitter擁有了全世界多個仿制者。幾乎在twitter爆發的同一時期,一批中國版twitter爭先恐后地亮相,嘰歪de、飯否,還有將twitter概念嵌入已有網站,比如“呻吟”(saying)等,粗略一數已不下十家。
Twitter不支持QQ、MSN,從而喪失了大部分中國用戶。中國版的“嘰歪”則勝在支持更多的聊天軟件,包括QQ、MSN、skype,甚至水木社區。而且,從手機發送到twitter是一塊錢一條的國際短信,而發送到中國版的“嘰歪”則只需要一毛或一毛五。
不過,Koomoo等大部分網站只有Web更新或綁定IM軟件,卻不支持最關鍵的手機短信,這樣一來等于和Web論壇沒什么區別。所以這類網站大多人氣不足,最近一條更新還是一天以前的,完全沒有twitter的即時感。最為神似的孿生兄弟當屬“嘰歪de”,它不僅支持短信,還有QQ、MSN、Gtalk,甚至允許用戶通過國內第一大BBS水木清華來更新嘰歪。
“嘰歪de”創始人李卓桓從1998年開始做“”紫霞BBS,同年加入chinaRen.com,開始了他的互聯網生涯。2005年起投身web2.0浪潮,出任優酷網首席科學家。2007年春天,這位網名zixia比本名更有知名度的互聯網弄潮兒從優酷辭職,開始創辦嘰歪。李卓桓認為twitter不會取代其他模式,但肯定會是一個新方向。起碼對包月用戶來說,每月幾百條短信正好有了去處,“我有個朋友每小時更新一次嘰歪,每天的行動一目了然”。同時,他也強調嘰歪會參考twitter的很多功能,但嘰歪不是twitter,因為“只有適合本土用戶需求特點并且有自己獨創性的東西,才具有生命力”。
不少觀察家相信,twitter和“嘰歪de”的功用和前途遠不會止步于現在的狀態,隨著用戶的進一步增多,用戶類型的豐富,它們需要、也應該會制造出更多適應需求的閃光點。這些應用的閃光點一旦被制造出來,也許將會引爆一場大規模的流行。